北京  天津  上海  重庆  河北  山西  辽宁  吉林  黑龙江  江苏  浙江  安徽  福建  江西  山东  河南  湖北  湖南  广东  海南  四川  贵州  云南  陕西  甘肃  青海  台湾  内蒙古  广西  西藏  宁夏 
雷锋故乡行
2021-10-28 11:59:00   来源:

 

雷锋故乡行

█ 雷锋故乡消防兵:争做雷锋式的好战士
  张定轩是长沙市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的一名消防兵。来自广东的他,18岁入伍,7年来默默无闻地做了无数好事,是远近闻名的学雷锋标兵。他以自己的力量,圆了多个贫困学生的梦想。
  黄雯的父母都是下岗职工,母亲身体不好在家养病,父亲在外打零工的微薄收入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。就在她已经清点了南下打工的行囊时,大学梦却又因为望城消防大队官兵们的慷慨解囊而重现生机。[详细]
 雷锋纪念馆张璐琪:雷锋精神永远是我们的
  湖南雷锋纪念馆是雷锋故居所在地,通过大量的文物、图片、图表及艺术作品展示,详细介绍了雷锋平凡而伟大一生的光辉事迹,彰显了雷锋精神的魅力和风采。
  雷锋纪念馆有一本厚厚的游客留言本,上面记录了到馆游客们真实质朴的观后感,对雷锋及其精神的无限敬仰。去年9月17日翻修的新馆开放以来,参观的人数大大增加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的群众都纷纷前往纪念馆,缅怀雷锋,继承他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。
  张璐琪认为,“不论时代怎么发展,雷锋精神永不过时,这种热爱生活、善良奉献的美德,永远是我们的心灵支撑”。
  而作为雷锋的故乡,湖南长沙,雷锋精神也正在代代传扬。在“让雷锋精神扎根长沙这方沃土,使雷锋故乡成为道德建设高地”的目标引领下,掀起了新一轮学雷锋活动热潮。
  除此之外,创办雷锋网,开办雷锋故事网上展览,创办“新时代雷锋微博”等系列活动也在积极筹划中。 [详细]
 雷锋学校:用雷锋精神兴校育人(图)
  整齐划一的教学建筑,绿荫遮天的宽阔道路,礼貌待人的在校学生,随处可见的雷锋语录,这就是雷锋的母校长沙雷锋学校的缩影。
  近年来,雷锋学校一直坚持“168”特色实践工程活动,即1个育人理念、6个纪念日活动和8个学雷锋实践活动。
  此外,学校还开发了学雷锋校本课程,以“了解雷锋、研究雷锋、实践雷锋”的顺序,编排了《学雷锋全程教育读本》,并进行了国家级德育课题《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学校德育特色构建的实践与研究》的探索。
  用雷锋精神兴校育人!正如雷锋学校校长刘毅刚所说,雷锋人应该具有诚信、求知、勤奋、自信、耐挫、尊重、互助的精神,争做人格健全的现代人。[详细]
 
 
 

中国“80后”、“90后”眼中的雷锋

  中国“80后”“90后”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,也是一个偶像辈出的时代。在他们眼中,上世纪60年代的偶像雷锋并未走远。“雷锋精神”标签随着时代的进步,已被年轻一代注入了更多的新内涵。[详细]
 90后小女孩:爱周杰伦也爱雷锋
  王达佳是雷锋故乡长沙的一名高中生,才16岁的她已有9年多义工经历,累计为慈善公益捐赠款物达20多万元。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,看到灾区孩子们面临的艰难处境,小达佳坐不住了。当时她的年龄太小,父母不同意她去四川做义工,王达佳偶然想到可以通过出版自己的爱心书籍参与义卖,便开始为四川地震灾区筹款。之后,每到周末,小达佳的身影就会出现在长沙的公园、广场、社区、部分单位和学校义卖爱心之书,3个多月义卖爱心书4000余册,为地震灾区筹集善款12万元。2008年5月,小达佳在父亲陪同下,来到四川理县地震灾区慰问。她为理县杂谷脑镇小学捐建的“达佳爱心电教室”、“达佳爱心图书室”也已投入使用。
  王达佳是学校里著名的“学雷锋标兵”,也跟同龄人一样追求时尚,喜欢台湾歌星周杰伦。“小时候我们都唱过《学习雷锋好榜样》、《接过雷锋的枪》之类的歌,每年3月5日就要学雷锋做好事,扫扫大街、扶老太太过马路什么的。虽然当时并不完全明白‘雷锋精神’真正意味着什么,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读了《雷锋日记》,真正去思考雷锋的伟大、善良时,我就发现,雷锋是一个懂得感恩、懂得爱的人,他会无私地去帮助他人,去关爱别人。”王达佳说。[详细]
 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雷锋
  *“雷锋是个有血有肉的青年”“其实雷锋并不只是红色年代所塑造的一个符号,一个宣传的工具。当年的他就喜欢穿皮夹克、喜欢拍照,他热情、善良、热爱生活,雷锋根本就是一个像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时尚青年。”湖南大学的志愿者张磊说。
  *“雷锋也时尚”在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看来,“80后”是视时尚为生命的一代人,他们把现代化的很多特点都视为一种时尚,而当“学雷锋”的内涵被他们真正了解、让他们敬佩,他们也会将其作为一种“潮流”,而唯恐自己落伍于同龄人。
  *“让青春充满意义”在长沙从事广告策划工作的“80后”严培,曾在云南楚雄州支教1年。她告诉记者,当时大学毕业后,在长沙已经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,父母也希望自己留在家乡。但当她看到云南边远地方的孩子们迫切需要英语老师时,严培就报名了。“学雷锋不是一句空话,而是为需要帮助的人尽一些绵薄之力,让青春充满意义,让年轻不留遗憾,让雷锋精神相传。”严培说。[详细]
 
 

更多 >>雷锋精神消息

将本文加入收藏夹
  
Copyright:中国雷锋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  
中国雷锋新闻网是以“弘扬雷锋精神、传播雷锋文化”的基础理论、应用理论和政策理论为研究方向,紧密联系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,聚集各方面的人才和力量,为共同促进雷锋精神、雷锋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。s
凡本网注明来源“中国雷锋新闻网”的所有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
联系电话:13061582175 s